香港綠色未來發展基金推出專項計劃,於社區設置回收點,協同市民處理廚餘與發泡膠。廚餘轉化為堆肥或生物能源,發泡膠則再造為膠粒原料。計劃提供預處理指導及教育資源,闡明每回收一噸發泡膠可減碳1.5噸等環境效益,推動源頭減廢。
探索更多香港綠色未來發展基金推出專項計劃,於社區設置回收點,協同市民處理廚餘與發泡膠。廚餘轉化為堆肥或生物能源,發泡膠則再造為膠粒原料。計劃提供預處理指導及教育資源,闡明每回收一噸發泡膠可減碳1.5噸等環境效益,推動源頭減廢。
探索更多香港綠色未來發展基金推出「飯盒膠樽回收活動」,於全港設置智能回收箱,推動乾淨回收。飯盒可轉化為環保建材,膠樽則再造為rPET原料,用於製造新產品。參與者可累積回收量換取獎勵,每回收10個膠樽約可減少1公斤碳排放,攜手共建循環經濟。
探索更多香港綠色未來發展基金聯同業界發起「水馬回收行動」,專項回收工程後廢棄的塑料水馬。經清洗、破碎及再製後,可轉化為再生塑料原料,用於製造戶外家具、環保建材及新工程用品。每回收一噸水馬可減少約2噸碳排放,節約10桶原油資源。
探索更多香港綠色未來發展基金推出「辦公室廢紙回收計劃」,為企業提供專業的分類指導與定期收集服務。回收廢紙可再生成環保產品,從源頭減廢。計劃提供數據化報告,揭示每噸廢紙可節約17棵樹與50%能耗的環境效益,並輔以員工培訓,攜手共建低碳都市。
探索更多ESG框架為學校提供全面轉型的戰略藍圖,從環境、社會與治理三大面向推動永續發展。環境層面整合能源管理與生態校園;社會層面強調包容性教育與社區參與;治理層面建立透明管理與風險架構,賦予學校韌性與公信力,塑造符合未來需求的教育生態。
探索更多ESG教育認證計劃透過120小時系統化培訓,協助學校將永續理念深化於課程與營運中。完成認證的學校不僅能提升資源效率、降低40%能耗,更可加入全球網絡交流實踐,培養學生成為具備批判思維的永續使者,並產生3.2倍的社會影響乘數效應。
探索更多